设置

关灯

第六百九十七章 前无畏战列舰时代

    再加上当时的钢面铁甲装甲的所有潜力都已经被压榨了出来,江南矿务公司和北方煤铁公司等国内多家钢铁企业都是投入巨资研发新式装甲,在八十年代早期也是研发出来了镍钢装甲,但这种纯镍钢装甲的防护效能相对于钢面铁甲提高并不大,而且成本也是比较高昂。

    诸多技术停滞不前,导致了帝国在1875年开工建造了少昊级战列舰后,在长达九年的时间里都没有拿出比少昊级战列舰具有明显优势的战舰设计来,或者说有了设计,但是造不出来。

    这种尴尬也是影响到了海军的造舰计划,本来少昊级战列舰只打算建造三艘的,分别是在1875年和1876年先后动工,但是在1878年的时候又是被迫追加了两艘少昊级改进型,使得少昊级战列舰的建造数量达到了五艘之多。

    当时海军本来是准备只建造三艘少昊级战列舰,然后就开工新一代的战列舰,并对新战列舰提出了具体的性能要求,比如搭载三百毫米三十五口径主炮,数量最少为四门,一百五十毫米的速射炮不少于十二门,防护要求拥有等效五百五十毫米锻铁的侧舷装甲,同等四百毫米锻铁厚度的炮塔装甲,航速不低于十六节,十节航速下续航要达到五千海里等主要严苛要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