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消涨
好协商,华夏东岸共和国与克里米亚汗国又签订了租借展界协议,将哈吉县的面积扩大了一番,目前已经超过三千平方公里了——反正周围荒芜的丘陵和草原还有很多,对鞑靼人来说价值不是很大,以此来换取东岸人帮助他们改进粮食深加工、皮革加工业相关工厂的技术和设备,还是很划算的。
这个时候我们也不得不谈起如今正在渐进改革的克里米亚汗国了。这个国家目前的总人口已经突破130万(不含为宗主国托管的西乌克兰150万人),居住在黑海北岸的大概有80万人,大部分从事粮食种植业和畜牧业,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加工业。而在克里米亚半岛,因为首都贝克奇萨莱的存在,这里也有着约50万的人口,畜牧业和粮食种植业并重,但近些年也出现了大量种植水果的农户,如葡萄等,毕竟当地的环境非常适合这类作物的生长。
克里米亚半岛的工业设施并不比黑海北岸差。在东岸人的帮助下,格莱大汗建立了许多国营工厂,包括葡萄酒厂、盐场、面粉厂、罐头厂、皮革厂、铁厂(利用从卡法进口的铁矿)等等。这些商品部分就地消费,部分销售到乌克兰大草原、高加索、奥斯曼土耳其以及多瑙河流域的其他国家。
东岸人对这些工厂定期进行考察、评估,并给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