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大北方战争(二)
港口条件还算不错。外围有潟湖沙洲,潟湖水深足够,面积辽阔,可以停泊大量的船只。沙洲则可以阻挡外海的大风浪,让潟湖内的船只锚地风平浪静,同时沙洲上可以修建炮台和要塞,作为拱卫港口的防线。而且,这个城市同样有好几万人口,且多工商界人士,手工业者众多,发展工业的条件优良。
最妙的是,目前这个港口城市理论上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与法国东部的斯特拉斯堡自由市一样,是一座由当地人自治的城市。之所以如此,还得追溯到波罗的海南岸那错综复杂的局势。
最初的时候,这座城市确实属于波兰,当初东岸人还过来开拓过市场,后来因为两国关系转恶而关闭。波俄战争期间,这座城市被瑞典人占领,普鲁士人造反波兰后也短期占领过,并将其洗劫一空。在这场战争中,波兰人丧失了沿海大片土地,臣属国普鲁士公国也独立,波兰—立陶宛联邦成了彻彻底底的内陆国。
波兰这样一个大国,没有出海口实在不像话啊!于是乎,在接下来的很多年里,波兰人或通过战争,或通过外交,总之使尽了一切手段,最终在扬·索别斯基时代获得了一个出海口,那就是格但斯克自由市。
他们能获得梦寐以求的港口,得益于荷兰人的穿针引线。瑞典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