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战前的经济繁荣(二)
明星企业。
其实,像高山流水茶馆、孙春阳南货铺这类连锁企业能在全国各地攻城拔寨,并打败本地化的食品铺子、杂货铺,这本身就说明了东岸各地都存在着一个相对庞大的中产阶级。这些人对于高端点的私人定制之类的服务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但对低端的茶铺、杂货铺也不愿涉足,因此这类中档食品企业、百货企业就填补了他们的消费需求,大获成功也就一点都不让人意外了。
没说的,这是经济繁荣的象征,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有现象,旧大陆想有还产生不了呢。就拿后世英国的例子来说吧,托马斯·利普顿1876年才在格拉斯哥创建第一家食品店,1890年时进军伦敦,有了70家商店,1898年接受了阿斯奎斯(当时内阁大臣、自由党党魁的族人)、罗斯柴尔德勋爵、法夫公爵等权贵资本家的投资,迅速发展到了254家商店和3800多个茶叶经销处。
英国的百货行业同样如此。1889年创立的哈罗德百货公司瞄准中产阶级和富人,1909年戈登·塞尔福里奇在牛津街创办的塞尔福里奇百货则瞄准工资劳动者,但不管客户来源如何,这两家企业都是连锁百货公司,发迹于一战前的大不列颠黄金年代,并一直维持到了后世21世纪仍然享有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