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七章、得韩征倭

,经常会遭逢狂风巨浪,尤其日本中世纪前期的造船技术还很低劣,不知道有多少遣隋使、遣唐使因此而埋身于汗漫汪洋之中。南路航程较长,安全系数要高一些;北线最长,也最安全。

    那么遣隋使、遣唐使啥的,究竟为什么甘冒奇险,要走中路呢?首先说,南路开辟较晚,当时只有北、中二线可行,问题当时朝鲜半岛三国鼎立,日本联百济而斗高句丽、新罗,而北路相当长一段距离要经过高句丽的领海,以当时的航海水平而言,又不可能七八天完全不靠岸补给。尤其等到新罗在唐朝的协助下一统三国之后,北路就彻底断绝了。

    其实是勋并不了解这年月的海船质量如何,究竟能走多远,能抗多少级的风浪,所以从中国直放日本,估摸着并不怎么靠谱。若要与日本交通,甚至发兵征讨,就必须走北路,经过朝鲜半岛南端。

    所以他才对柳毅说:“此后事耳,若不得韩,终不可征倭也。”说着话在地图上弁韩的位置一指:“此为交通要枢,且——传言富产精铁也。”柳毅当场就双眼放光,自言自语地说:“吾必得之。”

    半岛南部是不是真的富产优质铁矿,其实是勋也拿不大准,他只是前一世偶尔在文艺作品中得知,后来大和王国长期占据伽倻地,为此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