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枭雄之死
张脸还往哪儿搁去?他只是在心中模拟对答:我若是怎么怎么说,曹操又会怎么怎么破……
其余群臣继续谏阻,然而是勋听来听去,就没有比自己暗中筹思更高明的言辞,而即便自己开了口,也未必真能扭转曹操的想法。若天子之意不改,哪怕真把他驳得哑口无言。又有什么意义?逼急了直接把你轰出宫去都是有可能的!
罢了罢了,反正是你曹家的天下,我只要秉持着原本反对荀攸“三不可”时候的初心。尽量利用自己的声望和能力维护相对完善的官僚体系不被破坏即可。管你将来哪个二世登基呢,在自己的构筑的体系下。就不大可能真步了李斯的后尘,那又怕得何来?
总而言之,曹操直到最后也没有改口,并且数日后曹丕“主动”提出辞去太子之位,曹操在朝堂上宣布以太孙曹髦为嗣,再度引发了更大范围的惶恐、不解,以及纷纷上奏劝谏,但曹操无一听从。段瑕段思阙这回算是踢中了铁板。连上三封奏疏,请天子收回成命,言辞逐渐激烈,曹操一怒之下,将其外放为番禺令——直接赶广州去了。
年仅十四岁的曹髦就此得以上位,消息很快便通过潜伏的奸细传到成都,刘备闻报,不禁长叹道:“魏氏废子而立孙,废长而立幼,操若即死。国必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