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BABEL(十八)
的限制并不是。
“可以运用的策略有两个,一个是‘标准化生产’,另一个是数量不变,但将其中的一些份额空出来,给新型‘军团’。”
以“维修消耗”和“仓储备件”的名义生产“军团”的零配件,在战时迅速组装后投入战场——这其实是帝国已经在干的事情。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其隐蔽性好,即便被人揭发,也大可以用“这些都是备用零件”来糊弄过去。除非掌握相关生产手续、所有的生产厂家和存储点,还有备件的总量,人们才能掌握全貌。只发现一两个存储点和生产厂根本无法充当证据。
关于利用份额,是帝国军正在摸索推进的备案。
计划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通过“国民战斗机计划”完善新型人工智能和次世代“军团”机种。废弃已经装备的“军团”,代之以新机型。这些新机型就好比“教导队”之类的军官种子部队,一旦进入战时,大量生产组建的“军团”便是其麾下的士兵,加上战术数据链的战力倍增效应,“军团”在极短时间内即可扩充数千甚至数万倍规模。
第二部分是将生产工厂本身变成“军团”,也就是所谓的“自动生产型”,无需考虑装甲、火力、机动,以无人工厂的形式在战线后方持续生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