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四百八十六节 儒法分道之因

学者和先贤以及政坛大佬,泰半都是师从他人的。
    但是……
    法家的主体和主要成员,却一直都是刑名系统的大小官员。
    他们可能是监狱的典狱官,也可能是基层的游徼、蔷夫、都邮、县尉、典吏。
    这些人共同构成了法家的整体结构以及在刑名领域的绝对优势。
    然而,既然有优势,自然也有着劣势。
    “家传经学之弊,在于交流稀少、彼此互不统属,乃至于相互矛盾……”
    “且一盘散沙,难以为力……”
    听着王承的诉说,许多人开始有所觉悟了。
    “然儒门呢?自太宗以来,就广开山门,广收门徒,弟子遍及天下,数之不胜!儒门弟子数量,是我法家的十倍甚至可能是数十倍!”
    这不是夸张,而是事实!
    在事实上来说,儒家个派系的学苑加起来,超过了其他所有学派的学苑!
    更重要的是,儒家的门徒数量,呈现了碾压!
    当今天下,每十个读书人之中,可能有七个甚至更多的人是儒生。
    “而吾辈呢?”王承低着头感叹道:“吾辈开办学苑,还是从先帝二年才开始的……”
    “及至今日,多数同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