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八节 诸儒
的反应,与长安差不多。
嘴炮喊的震天响,私底下辩论起来也是轰轰烈烈,但是,具体到行动,就没有几个人了……
毕竟,雒阳人又不傻。
塞外多冷啊!
而且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吃吃不好,睡,睡不好。
君子们才没有这个决心和毅力呢!
再说了,曾子说了,父母在不远游。
为了孝顺父母,承欢膝下,大家就只能暂时将公义放在一边。
恩,等到将来,条件成熟,大家一定会遵从内心的公义,前往幕南,实践先贤的道义的!
至于现在,烦请诸公先行!
死道友,不死贫道!
睢阳的儒生,大抵也是如此。
没办法,小资产阶级都有这么个毛病。
倒是齐鲁地区,反响热烈。
尤其是鲁儒的学者们,简直就跟遇到了流连夜店,烂醉如泥的美女一样,立刻就急不可耐的跳了起来,相应了颜异的呼吁。
短短十日之内,鲁国报名愿意前往幕南‘教化夷狄’的儒生数量就突破了四百!
这个数字,可谓是极为庞大,甚至可以说,超乎想象的。
因为,今日之鲁儒,总数可能不过千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