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烂泥沟
以前的名字,或许那个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和特殊的含义,还有那种集体劳作的苦与乐,成为了他们一生中独一无二的情感。
顾名思义,烂泥沟村在一个山洼洼里,路烂田烂可是人却勤劳。这里离石桥乡大约两公里,石桥河的上游从易斗山发源,流经九道拐、陈龙坪、烂泥沟,穿过石桥乡政府所在地关帝庙,往下游到孙家湾、李宦寺、谢家坝、灵泉洞,可以说石桥河是石桥人的母亲河,滋润着这一方水土,养育着这一方百姓。烂泥沟的“烂”与沟里的土质和水涝有关,可能是祖祖辈辈出淤疏河,捞出来的淤泥肥沃了整个沟里的田地,可是这里的路却不好,沟里的人害怕下雨,汤汤水水满沟流,稀稀洼洼到处放,等到天气放晴,自家田里的水稻可能去了人家地里,刚刚冒出嫩芽的小麦可能被连根冲进了石桥河里。如果是一年前,吃着大锅饭,“和稀泥”挣下的工分比挑大粪的还多。
可是富顺的思绪却要回到六年前。
1974年8月,烂泥沟刘家大院的几个孩子嚎啕大哭,妇女们忙做一团,男人们也都没有到生产队报到干活。西屋里的刘木匠憋足了最后一口气,喊着富强、富顺、富家的名字,大哥13岁,富顺6岁,弟弟才3岁。
老刘木匠踹着粗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