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篝火旁
三个孩子听得津津有味。杨泽贵也是第一次听这个历史故事,不禁感慨万千。他看看最小的淑菲,期望她能懂得其中的道理:“淑菲,你说说,刘叔叔讲的这个故事都有些啥子道理?”
回答问题积极踊跃的小淑菲站起身来:“我觉得有三个道理:一个是要助人为乐,那个叫宣子的人就主动帮了后来的那个武士;还有就是要孝敬父母,那个武士都三天不吃饭了,还能想到自己的母亲;还有就是要……要……对,是知恩图报,武士最后都报答了宣子!”这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回答得头头是道。
富顺却想起了桂英。那相隔几千年的历史故事,就像巧合一样在现实中重演,只不过,结局完全不一样。桂英姐对他舍身相救,他却无以为报;桂英娘在家卧病在床,她却不知身在何处?
“爹,该你讲了!”富顺看着若有所思的养父。
“我讲的你们都听过,不讲了!”
“讲嘛!爹,就讲公冶长的故事!”淑芬催促着。在她眼里,任凭别人多有才华,父亲永远是最了不起的。
“哈哈,好,公冶长的故事。公冶长因为懂鸟说话,有一次鸟对他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头羊,你吃肉,我吃肠。’结果公冶长忘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