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班马鸣
计划把农业放在突出位置。中央和省委反复强调要“使农民从个别富、少数富发展到多数富,真正实现全体农民共同富裕”,商品经济之路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三是必须因地制宜,搞农业创新。不能走农业发展的老路,也不一定非走别人正在走的路,要走适合自己创造之路。
广文的这些见解很快变成了一篇几千字的理论文章,通过邮政邮寄到了淑芬的手里。淑芬第一次这么认真地读了广文的来信,说来奇怪,对那些情诗只一遍就过目不忘,对这种理论性太强的论文,她却反复琢磨了好多次,连文字之间的逻辑都推敲了起来。
淑芬并没有因为广文弃工从农而心生鄙夷,反而对他的理解大加赞赏,从内心里开始佩服起这个跳出农门又准备返回乡下的中专生。她甚至觉得,或许广文的选择是正确的,就像上次在信里说的,他“害怕钢筋水泥的冷漠,害怕建筑工程的严密,比起拔起的高楼更喜欢参天的大树;比起纷繁复杂的图纸,更喜欢错落有致的梯田”;他“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在农村以外的地方去生活和生存,只有回到这片充满芳香的土地,才能自由地呼吸;只有看到那片郁郁葱葱的竹林,才能清醒地活着”。
淑芬找到提着风笼在卧室百~万\小!说的富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