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一处留给希望,一处留给故乡

右。就如那条上千年流淌的石桥河(潇水河),本是那一方乡民赖以生存和出行的母亲河,也是林木乡经济发展的唯一交通——水上之路。可它却被新生的“水电站”无情地割断,这个新事物方便了一部分人,也阻断了一个刚刚萌芽的科学农业生产方式。

    而这种方式是否可以复制,还有待检验。尽管铺天盖地的报纸传达着中央的农业经济改革方针,但在诸如石桥这样交通落后、观念落后、技术落后的山区里,方针的落地生根,变得尤为艰难。

    在故事的开篇,他们就修了一条石板路,而这条路究竟能够通往何处?或者它已经被那场天灾冲毁,但路的痕迹依旧,很多石板还没有被淤泥掩埋。谁又会去捡起那些石板,修一条全新的路,通往更远的地方,锄头和铁锹交到了下一代人的手中!他们究竟会接过工具继续开路,还是砸掉工具另辟蹊径?这都是我们将在这一卷中交代的内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直接推动了城市经济改革。但是,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的城市化远远落后于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从“政企分开”到“简政放权”,从“三来一补”到“大进大出”,从“股份合作”到“对外开放”,几亿农民被悄无声息地卷入城市经济改革的大潮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