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鞭炮厂
息给农民企业家,那条出山的单行道扩大一倍,建成和省道同等规模的两车道。
这些变化当然和农民息息相关。家门口的厂子面向社会招工,“半工半农”成为一种新的状态活跃在农村地区,“搞副业”的形式已经从农业的范畴跨越到了工业。
和很多农村地区不同,石桥人自己还没经历“走出去”,这些所谓的“公司”就被引了进来。“送教上门”在很多时候,就因为教材脱离了实际,效果恰恰会适得其反。
毕竟都是小厂,并且对技术还是有一定要求,有的只是换汤不换药,根本不需要招工。所以最后进入厂子“搞副业”的。也不过是靠关系走后门的青年人。每个月拿着四五十块钱工资,给石桥创造着微乎其微的经济效益。
淑芬在她的林场忙的不亦乐乎。她对乡镇上新办的那些厂子并不看好,她觉得石桥现在根本没有办厂的条件,并且那些厂子对农民来说。实在没有太大的带动作用。
村里也有十来个初中毕业的青年男女,在鞭炮厂或者棉纺厂做工,但这些年轻人正是农村需要的劳动力,正是可以推动“科技兴农”的知识农民。他们现在为了那每个月几十块钱,比在地里干活还累。留下年迈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在家肩挑背磨,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