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节、历史的问对
饥饿的蝗虫,他们完全没有改朝换代拨乱反正的觉悟,只是想着抢一路吃一路,直到将崇祯逼死上吊。所以当农民军进了北京城之后才会军纪败坏,这个没有信仰的军队也不可能完成抵抗清军的任务。但是受到了后世阶@级@斗@争熏陶的张韬,也明白逼得农民造反的正是明朝积重难返的各种弊病,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若是吏治清明、文武百官尽忠为国、部队军纪严明且悍不畏死,又怎么会有后来的大厦倾颓。
想起了自己父皇对李自成的评价,张环好奇的问姜田:“先生,那依您所见如何能常保吏治清明?又如何让文武百官尽忠为国?军人的军纪又何以保持?才不会出那逼民造反的事情?”
一般来说没有人会问这么不开眼的问题,可张环就是有资格不开眼,结果课堂上这些家伙都竖起了耳朵,倒要看看姜田能不能说出个惊世骇俗的答案来。姜田倒是没有多想,本来这堂政治课就是用历史事例来讲古说今,张韬强烈要求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更是希望这些未来的执政者们,能对中国的国情与各阶级的矛盾有个深刻的认识,所以姜田听了这个问题不仅没有生气,反倒是叹息着摇了摇头。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先问你,朱程理学说要存天理灭人欲,阳明心学讲知行合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