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节、难得不糊涂
的现状头疼不已,所以取消读书人的特权虽然能部分的打消一点他们兼并土地的热情,但看看雍正的改革就知道,因为新作物的推广,使得土地产出加大,到了清末人口总数比明朝翻了一番,可社会结构并未因此产生大的变动,反倒是地主阶级因为不能免税而加大了对佃户的盘剥。所以张韬采取的第二招就是人为提高生产力,对传统经济结构发起冲击,逼着第一、第二产业因为竞争压力加大,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自行推动技术改革。
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俩人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不能指望着资本家会是良善之人,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先压低人力成本,而不是想着怎么去改良生产技术。所以为了让生产力永远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需要制造出一种资本家有求于工人的局面,张韬和姜田为此各自想出了一套办法。
张韬认为只要人力被国家用在了其他方面,那么劳动力短缺的现状就会逼着资本家和地主善待手下的人,所以他总是惦记着要发动战争,不仅可以开疆拓土增加安全空间,同时还能磨练军队让他们不会因为过久的和平而荒废掉,到时候无论是地主还是工厂主,为了维持生产必然会追求更高的生产效率,这样便能一箭多雕的达到自己的目的。缺点是国家穷兵黩武,可能会拖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