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薛定谔的猫
性力是梦的根源,并把意识划分了许多层次。现在我们知道温血动物也做梦,显然不好确定老虎在梦中正经历本我与超我的冲突,并释放自己的恋妈情结。我认为之所以梦的性意味很浓,是因为性力是人类的最大本能,是内力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引起了我们诸多内心冲突和情绪波动。产生梦的根源应当是内力的不平衡,所以古云:神人无情,圣人无梦。
容格提出我们有原始意象层——来自远古祖先的记忆。我认为意象库不可能留存祖先的体验,所有印痕都来自后天,祖先累积的体验只可能在基因上传递一些有利于生存的反应机制。例如,在动物园长大的猴子并不怕蛇,甚至会越过蛇去取桌上的水果。但是有一天研究员在录像中播放了猴子对蛇的恐惧后,它们从此敬而远之。但播放猴子恐惧花的录像,却并不能令它们从此害怕花。这说明外界激发了一种世代遗传下来的回避危险的机制,而不能简单地说是祖先的记忆被唤醒。
在有些梦中,你能更清楚地看清自己自己,看到事物的本质,最奇妙的莫过于“预见梦”。预见疾病的梦原因很简单,因为患病部位释放的刺激一开始很微弱,形成的内力也被清醒时强大的自觉遮盖而无法登场,只能在梦中寻找机会出现。例如,黄疸病人约在消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