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羁縻还是郡县?
事。要灭党项,当朝廷上下一心,定下方略,才好行事。主和的官员,无非是想循前朝故事,只要元昊去帝号上表称臣,便依然羁縻。主战的官员,则是要尽灭党项,郡县其地。重要的不是战还是和,而是战后如何处置党项之地。是羁縻呢?还是广置州县?”
赵祯道:“便是如此。适才我与宰相商议,便是定不下来方略。若要羁縻,则难防日后不再出一个元昊,到时刀兵又起,生灵涂炭。而若是郡县其地,则番胡民情与我们中原汉人不同,只怕多生事端。而且那里地瘠民贫,设州县后必然要有官员,徒费钱粮。”
从太宗时赵继迁叛宋最后议和,到现在过去数十年了,很多官员意识里已经把那一带视为化外,认为直接统治是累赘,这种观念是有人主张议和的基础。大宋的官员很会算经济账,有时候走火入魔,认为占了党项的地方是赔本买卖,不值得去做。在这个年代很多人的心里,大宋疆土之外的地方,除了幽燕一带是汉人故土,不管付出什么代价都要收回来,是一种政治正确外,对其他的地方兴趣不大。有唐朝的例子,普遍认为统治少数民族地区不划算,说不定还会惹祸上身,只要他们称臣便就万事大吉。
李迪说的战与和,不是对元昊的态度,他已经得罪死了大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