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阴山之下
政策真正能够落实下去,建庄垦田是个不错的选择。当年徐平在白沙镇建庄,交出了白粮铺子,换来的好处还比不上这里。当然,这里僻处西北,地理条件远不能跟开封旁边的白沙镇比。
把信放下,徐平面露微笑。童大郎选这条路也不错,回到中原诸多麻烦,不如就在这空白之地建起家业。只要时局不再有大变,几十年后就能成为一方大户。
公文则主要是折继闵和范仲淹两处所来,报横山地区和契丹西南面招讨司形势。
横山一带遭遇了罕见的大旱,只要保证那里的蕃部有一口饭吃,便就平安无事。三司从京东路和荆湖路额外调集了粮米,通过水路运往关中,而后沿西洛水到延州。现在最棘手的是从延州到横山的运输,那里山川破碎,运输极为艰难。依据徐平的建议,最后是把党项蕃部人口集中,并大量迁往横山以南。在原绥州地置绥德军,与保安军一起,设置场所收容灾民,集中管理并供应粮食。渡灾的同时,这些蕃落不再返回,整训之后作为营田务的人员,打散之后与新招募的内地人员统一编制开垦荒地。
对于党项族占据的地盘,徐平的一个指导原则,就是彻底打破部落制度,或者是利用官方机构,或者设置新的村落,把这些人口吸收掉。只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