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廷辨
定,手诏被宰相给退回来,不是什么好事。
明朝之后不设宰相,哪怕后来出现大学士,清朝出现军机大臣,实际行使相权,也都不是宰相。没有政令必出中书,只能用敕,军令必出枢密院,只能用宣命这两条,权臣的势力再大,哪怕能决定皇帝的生死,宰相也不是政权决策班子中的一分子,而只是皇帝的下属。宰相班子是国家实际的治理者,是由制度来保证的。
第一班宰臣,晏殊和徐平带几位参知政事上殿。奏的都是已经决定的事情,主要是徐平将要使要的官员职的升迁,如叶清臣进龙图阁直学士,李参直史馆,诸如此类。
第二班枢密院,吕夷简带枢密副使上殿,奏西北的军事安排。
第三班三司,程琳带三司副使上殿,奏今年的财政安排大略。
第四班开封府,任布上前奏春节期间开封城内事。
第五班审刑院,宋庠上前奏讼狱。
自西北乱起,前殿奏事只有五班,五班奏毕散朝,不能超过辰时。大朝会御史中丞要监察纪律,是不上殿奏事的。
最后礼仪性地问群臣有无别事要奏,众人都已经准备退朝了。
正在这时,排位极靠后的司马光从人群中挤了出来,捧笏抗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