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慎选西平王
徐平对自己所有要改革的制度和政策,一定要查清楚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为了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到了现在不合时宜了,是哪些条件变了,出现了什么新的问题,要怎么改去解决新的问题。都理清楚了,才去试新的政策合适不合适。
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后人总不能连这点心胸都没有。
徐平对包拯道:“此去沙州,如果张家只有一个后人,自然就一切休提,朝廷立为王便是。贤德或有不足,朝廷敦促,时时监察,教其后人,以候其后人正位。”
包拯道:“若是后人还有数家呢?”
“那便要仔细体察人心,选一个最合适的人出来。那里是佛国,与中原人情不同,万不可以你们之意,代当地之民心。要查当地民情,来定人之贤否。以当地人情民心推之于后时,看这人能不能得人心。不要数年之后让当地人叹息,当时朝廷不定某,而封某为王必然好于此时。以后那一带地方,政事治理自有朝廷,凝聚人心归于西平王,谨慎!”
包拯是个聪明人,在这些事情上,比欧阳修这些人豁达得多。徐平说得这么细,他当然明白是个什么意思,自己到了那里该怎么做。
说到底,立这个西平王,纪念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