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80章 契丹的压力

    旁边一个小院,赵祯换了便服,与几位宰执在厅里分坐。

    徐平讲过了与刘六符会谈的过程,道:“陛下,依臣等所见,此时契丹必然仍怀侥幸之心,不肯断了每年的银绢。议和非短时间能够谈定,拖上一年两年也有可能。”

    赵祯想了想,才道:“三十万的银绢,并非是绝大的数目,契丹为何一定不放?此注钱财朝廷是断不可能再给了,不然内外无法交待,契丹难不成不想议和?”

    “三十万匹两数目不多,但对契丹来说,一旦少了便是大事。不只是王公贵族收了这一注钱财,心中不甘,只怕他们的民生也会受到影响。”

    徐平说完,见赵祯还是不解,又道:“陛下,契丹国内极少铸钱。这些银绢,他们收去是要当钱使用的。一旦断了这些钱,再开互市,契丹怎能没有疑虑?”

    赵祯连连点头,说到这里他就明白了。内库深入参与到了京师银行的运作,赵祯对于钱币和商业的关系不陌生,这两年颇有心得。前几十年,宋朝每年给契丹三十万银绢,这不是契丹王公贵族的额外收入,也是他们国内重要的硬通货。

    宋朝和契丹都在边境置榷场,岁币中的白银大多通过榷场回流,绢帛在契丹境内流通代替货币作用。自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