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三衙改制
官员为榜样,以文改武的意义已经与以前不一样了。河北路是与契丹作战的前线,战事一起,军功比西北还要大得多,热衷于此事的官员颇为不少。
此时还有一位天禧三年的进士王逵,也已定了改换武职,即将到大名府,参与忠佐司的将校培训。徐平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年代特别喜欢用逵这个字取名,重名的很多,王逵就有好几个。其他如贾逵、李逵之类,军中更是不少。或者因为这个字里带个土,可以补五行之缺?依现在习惯,遇有重名,先是用州名来区分,同一个州的再用父祖来分,颇为麻烦。徐平想着,要不要再次整理户籍的时候,加上编号,就像前世的身份证号一样。
喝了几巡酒,赵祯道:“依陇右军之制,禁军整训完毕,三衙如何处置,我一直拿捏不定。左右无事,不如议一议,怎样处置三衙才是最好。”
整编完成的各军,都是步骑合一,还编有运输、桥道、装备、医疗等辅助部队,是完整的野战集团。殿前司步骑都有,隶其下的没有问题,马军司和步军司就不行了,已经没有了绝对的步兵军和骑兵军。新的禁军三衙管理体系已经难以适应,必须改变。废掉三衙禁军全部隶枢密院之下也不合适,缺少了制衡,军政和军令还是要分开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