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一章:大战一触即发
完全不同,并无冲锋攻击的作用。是用车体为掩护战具,在平原上防御敌人骑兵冲击。
投入的战车,配有拒马等装备,主要承担防御功效。因此,中军阵以步兵为主体。而前、后、左、右四阵由骑兵组成,总数仅有三万骑,显然为中军之辅助力量,主要承担警戒和掩护任务。
纸上谈兵容易,可超过十几万人的部队,想要如使一臂,又怎么可能?
在那场战斗,区区四万余骑兵的中军突破,两翼牵制,后方袭扰,生动地给大顺军队演绎了什么叫应接不暇。大顺军队也错漏百出,不到一个时辰,就给契丹骑兵的骑射那机动性完全给拖垮了。
四万人大败十几万人,一战使得辽国成名,大顺威名扫地。
要不是边军救援得快,恐怕真的是兵败如山倒。至此之后,没有大顺军队敢驰越长城一步,都是怕了契丹人。
因此,所谓的“平戎万全大阵”,在契丹人看来完全是一个笑话。
想想大顺开国两代君主如何英明神武,所到之处望风披靡,为何仅仅到了仁宗一朝,就萎靡成这样?
究其原因,太祖和高宗,对军队完全是信赖有加,深谙“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的道理,赋予指挥者临阵用兵、布阵之权,对前线将帅的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