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七章:乘势进击
了,他手下哪个将领会答应?就算将领答应了,下面的各级军官,也绝不会答应的。
通过这个办法,陆承启算是把兵权牢牢地攥在了手中。
兵权在手,陆承启还要看文官的脸色?这,才是陆承启最大的底气来源!
帝王之术,向来都是平衡。不管文官还是武将坐大,那对国家都是有危害的。陆承启从来不相信儒家那套表面仁义,内里却比真小人还龌龊的伪君子所为。人性本就是贪婪的,相信文官不会贪渎,就好像相信老鼠不会偷吃大米一样可笑。
或许文官之中真的有出淤泥而不染的人,但始终是少。
反过来,武将也是一样。兵权在握,野心就膨胀。这也是为何皇帝不放心武将的原因,怕他造反。文官掌权,最多就祸害一下百姓,还能补救一二。武将造反,那就是真刀真枪的了,一点回旋余地都没有。
唯有经过皇家军校的洗脑,陆承启才敢任用武将,这就是根源所在了,说白了,陆承启就是相信人的本性,然后加以限制,警醒和监督罢了。
而这些将领之所以热衷于论功行赏,完全是先前被文官集团整怕了,才显得这么没有“进取心”。在种诊一番话后,他们才回过神来。
种谔到底是要支持他二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