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深度交流(4)
因此当林东生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宣布自己调任河州市委,代理市委记,不但是自己,就连政治经验异常丰富的岳父闫博年,都感到不可思议,而且还认为时机不对心有疑虑。没有离开河海省到北京任职,这样的过渡本身就有些不合常理,对于齐天翔这样一个没有经济工作经验的学者型干部,一步给推到省会城市市委记的职位上,无疑是冒了很大风险的。
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时间,齐天翔迫切需要的就是时间和经验,学者型干部的经验不足,文人干部的优柔寡断和手腕不够强硬,这都是他的短板,需要基层的磨练和积累,这样才能积蓄进一步上升的资历和资本,适应未来仕途发展需要的经验和智慧。
齐天翔是不是称职做河海省长的人选,是许多人关注的问题,而对于闫博年和齐天翔,关心的却是林东生做了什么样的工作,使得中央高层认可了齐天翔的继任。省会城市的市委记升任省长,在全国不是没有先例,可像齐天翔这样直接从省纪委记转任市委记,然后才短短的时间成为省长的,却是绝无仅有。对于和平建设时期的组织工作和干部任命,这样的打破常规有着太多匪夷所思之处。
从郑明的提示中,齐天翔梳理清楚了前面所有的脉络,也找到了所有疑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