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第一条铁路
,可以派人去请、给予优厚的移居条件。
楚国想要保持领先,也必须不断吸纳外来人才、并且不断自我改进才可以。
哪怕盐场的保密再怎么严格,现在也已经有泄露的迹象——也不排除是被推测到规律。
在青州、冀州沿海,海军发现齐侯、魏国都有挖掘晒盐场的企图,只是许多关键之处,他们显然也是半懂不懂,没有阶梯、分池,目前还没有晒出任何成品盐……
不过至少他们已经知道楚盐是“晒”出来的,继续摸索下去,迟早能够有成果。
当然,短时间内想要达到楚国的程度,必须得挖走几个核心专家才行!
其实井盐、也就是采自地下盐卤的盐,也大有潜力可挖,无论是打井方式、采集方式都是如此。
哪怕当初白图打深井抗旱的时候,如果益州当时就学一些的话,现在井盐产量也会大为提升。
其实后世人口庞大的现代,华夏大部分的用盐,也正是来自于井盐,而不再是海盐,海盐的巅峰只是在明清时候——对盐的需求暴增之后,井盐受到工业化的“加成”更大!
毕竟晒盐工艺,哪怕结合现代技术,也改良有限,相比之下井盐则是“翻天覆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