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北方骑马的大汉
算大的草场和农田,打一把草谷尚可,但长期以此为根据地就不那么开心了,所以,进入准格尔盆地永远是匈奴右翼的首选。
大漠高原的东部是汉匈奴帝国王储左贤王的封地,显然比起右翼的高山来说,这边是地势平缓、水木丰盛的达赉湖流域——和顾辞熟知的名字一样,叫做‘呼伦贝尔草原’。更让他们欣喜的是,从这儿南下,不但在燕山以北同样有片水草丰美的哲理木草原,更多的是富饶的农耕‘猎场’。秋高马肥时,正是谷粮收获之际,不打猎一番简直对不起胯下骏马。这两个草原可不是无主之地,当年的汉匈奴正是打败了这片地界的东胡才夺得这处‘北国碧玉’。东胡人退往山林,不屈服的一支进入大鲜卑山,成为‘鲜卑人’,日后入主中原,听话的这部分乌桓人得到哲理木和昭乌达地区,成为汉匈奴南侵的马仔,汉朝居上风时,又倒戈一击,最后掺和中原争霸,被曹操弄死。
至此,汉匈奴形成以‘左—中—右’的格局,得到两条南下通道,全面入侵中原。后来,大汉成功地打残了匈奴帝国,让其四分五裂,要么龟缩于王庭以北,不敢再轻易南下,要么接受大汉的册封和送来和亲的宫女王昭君,呆在漠南,与漠北根据地形成‘南北分裂’的态势。偌大一个高原,漠南单于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