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大一统
‘天下诸侯皆统系于周天子’,经过沸沸扬扬的溯本追源,中华皇历元年定为周朝开国之年,神宗十五年将正式称呼为‘皇历2754年’。
接下来舆论又神奇地转移到给堂堂大虞定‘国旗’、‘国徽’等议题上来,好在悬挂、铭刻于使馆或虞船上,标识国别身份。打了鸡血的饱学之士继续积极响应,甚至还有一撮人‘集社论道’,专门著书立作,研究为何华汉一族能保持数千年的‘大一统’思想。他们从伏羲画卦、仓颉造字,到秦始皇的‘书同文’,考证出正是汉字这种独特而稳定的辨识度,比起欧洲、大食等简单易混淆的豆芽文好得多,所以今人看到千年前的甲骨文都很容易识别,才能传承不断。尽管南北口音差异如鸡同鸭讲,但写出来的东西人人都能看懂,仅这一点就可极大地提升彼此认同感。而且,华夏文化兼容并蓄却强势,许多教义为了能在汉地传播,都不可避免地遵循汉人习惯,做出改动,没有爱闹事的宗教问题。还有人比较了西方资料,讨论中华上国之所以会产生大一统的制度,是为了兴修和管理大规模水利工程,‘治水帝国’的君主需要调控全国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来完全人定胜天的大工程,才以此汇聚集体的力量,此君定是济朝皇帝的脑残粉。不过看看欧洲平坦草原上,顿河和窝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