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十五章:下长安(一)

兵有四种信物,分别为虎符、节、羽檄、诏书!

    在王莽之前,汉庭对地方控制力极强,所以虎符素有信用;而光武建国后,州郡的统兵权和调兵权逐渐统一,尤其是刘焉建言,开州牧军政合一的制度以来,虎符的调兵之用几乎是零。

    而节和羽缴,曾经一度成为兵信物,奈何容易被人仿制。

    汉节,竹制,长七尺,上旄牛尾;

    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徵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示疾也,是为羽檄。

    这两种信物都极其容易被人冒用,比如袁绍号召天下诸侯反董,讨董檄文,用的就是羽檄。

    而皇帝信玺,下铜兽符,诸州镇兵,无人可以仿制,同时也拥有至高无上的兵之权!

    当年董卓一入洛阳城,便将皇帝信玺塞入怀中,将兵权牢牢抓在手里。

    刘协引诱董卓进入鼎湖宫,宫杀之后,便从他身上收回皇帝信玺,而后让吉太医带出交给荀攸和张辽。

    荀攸拟好这封圣旨后,加盖上皇帝信玺之印,张辽便怀揣着圣旨,快马加鞭和高顺汇合。

    早就离开鼎湖宫的高顺,带着八百陷阵营将士昨晚便至渭城附近,休息一晚后,精神抖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