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的一天
通常会将许多考生集中在一处宽敞的明堂内举行,倒和书院的教舍相差不大。
只是春寒料峭的日子里在这么一处四面透风的房间答题,又是席地而坐,滋味自不必说。
6浩自不在乎这些,取出文具后便静等考官将题目下。
隋炀帝时的科举分为两科,一称明经,另一称进士。
虽然唐代大大增加了科目数量,但明经和进士仍是选拔官员的主要科目。
明经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包括帖经和墨义。帖经有点像现代考试的填充题,试题一般是摘录经书的一句并遮去几个字,考生需填充缺去的字词;至于墨义则是一些关于经文的问答。进士科的考试主要是要求考生就特定的题目创作诗、赋,有时也会加入帖经。
唐高宗以后,进士科的地位慢慢越了明经,成为科举中唯一的重要科目。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进士科考生需要挥创意方能及第,而明经只需熟读经书便能考上。而且进士科的评选标准甚严格,考上的人数往往只是明经科的十分之一。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一言便道出了进士科的难度。
6浩经过正统的启蒙,单论底子并不输于寻常世家子弟,拜徐番为师后,虽然因为事忙,没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