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父亲
荥阳郑氏,上可溯至春秋时代。
前汉,有郑当时任大司农,后汉,有郑兴、郑众为一代名儒,之后,郑氏子孙,世有名位,在野,雄居乡里,经术传家,入朝,则为当世名臣重臣。
郑绥之高祖父郑斯,为前朝开国元勋,历任尚书郎、光禄勋、司徒,转太子太保、录尚书事,封城乡侯。因自前朝政权统一南北后,朝中奢侈成风,郑斯有感于此,曾专门上谏过一篇《节简赋》,当时正值天下升平,海晏河清,武帝只一笑置之,并未采纳。
后来,因疾病缠身,又有感于时局,遂以病致仕还乡,归居荥阳。
至天下大乱时,戎狄盗贼并起,郑斯便在荥阳联合宗族乡党,屯聚堡坞以自卫,到政权南迁,洛阳沦陷,荥阳以十万部曲,抵抗住了戎狄的入侵,历经曾祖父郑穆,祖父郑昶,伯父郑渊,矗立中州百余年间。
胡人政权几经变更,郑家依旧盘居荥阳,不受影响。
曾祖父上有六位兄长,皆是庶出,高祖父去逝时,曾祖父虽嫡出却尚年幼,无法掌宗族之事,受到六位兄长的欺负,深为忿恨,及至长大,娶陇西李氏女,后掌宗族事,遂告诫五个儿子:令绝妾孽,不得使长。
令子孙不使有庶生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