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八十四章 玩笑?

清楚状况。

    旁边的郑绥,摸了下女儿的脑袋,含笑道:“这是四房大舅舅家的大郎,你唤阿兄和大兄就好。”

    在路上的时候,她耐心和女儿桓令姗说了好几遍,湘州郑家的人口及姓名。

    士族女郎,虽然少有专攻谱学,但不可不知家谱,女儿桓令姗三岁时,郑绥就开始给她灌输这种意识,因此,哪怕郑家支系繁多,前次回一趟临汝,女儿都分得很清,没有出过一丝差错。

    郑绥问起讯郎家下情况、兄弟近况以及近日读书。

    郑讯都一一作了答。

    “别的经义就罢了,作为郑家子弟,郑氏那部《春秋左氏传》与注释,必须通熟。”

    “儿和家中几位阿弟,一直跟着阿耶在读这部书。”

    郑绥点点头,瞧着正襟危坐的郑讯,突然想起,大嫂郗氏在来信中曾提及,七伯父想把大郎送到五兄身边去。

    如果讯郎是幼子或是中子就罢了,但他是长子。

    长子肩负一家、或一房、抑或一族兴盛的重任,除了沉稳,还需要进取。

    讯郎明显沉稳有余,进取不足,太过中规中矩了,而在郑绥印象中,讯郎的父亲郑纪,也是一位端方恭谨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