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农村建设
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极大的改善了宜兰平原的生产条件。”
“地形较为平坦的地方先行建设高标准大方田,干支渠、斗农渠硬化处理;在大田中,设农机下田坡道,用条石加固下田坡道,勾连机耕道。机耕道用煤矸石夯实,连接乡村公路。”
“稍微有坡度的地方,按着地形尽量把一个水平面的划到一块,在落差处做硬化堡坎,保持水土。”
学员们坐得端端正正,聚精会神的听着闫博士的授课。他们都是宜兰各个新村的农家子弟,在村学读过几天书。大明强势进入宜兰之后,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审时度势,表示坚决支持华夏复兴。工作组把他们发展成华夏复兴先锋队的成员,并把他们选送到农村建设培训班学习。
在培训班里,这些学员不光要学习大明国子学的小学教程,还在学习大量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
农科所外面原本是原本横七竖八、弯弯绕绕的田埂。现在全部变成了四四方方的1000亩标准大田。星罗棋布的小河、土沟也都被拉直、拓宽,变成纵横交错、灌排分开的河网、渠道系统。
一块示范田的田埂边上,聚集着一期培训班的一百多学员。农科所副所长南海正带领他们,进行进行水稻抛秧技术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