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激辩
朝廷的府库空虚,外使百姓贫穷困乏。
由于饥寒的逼迫,以后必定会有盗贼四起的忧患;因为人民、将士的死伤愁怨,最终必会导致水旱灾害的报应。在上面,将帅们拥兵自重,有飞扬跋扈之心;在下面,士卒因为服役太久,有溃散叛逃之意。变故百出,都是由于用兵。至于生事倡议的人,受到的报应更重。这是因为平民百姓无故因为用兵而死,怨气都积聚在一起,必定要有人承担他们无辜而死的责任。所以圣人对于用兵都畏惧、慎重,不是出于不得已,不敢用兵。
“先前仁宗皇帝抚育天下,对打仗不感兴趣,赵元昊却乘机暗中发动战争,我军在延安、麟府、泾原几处,打上三四次败仗,损失动辄上万,但国内安然无事,战事停息,百姓也无怨言。为什么?
因为全国的官员、百姓都知道仁宗皇帝没有开战之心,天地、鬼神也体谅他有不得已的情况。陛下即位以来,修治铠甲,制造兵器,侦察邻国,群臣窥测陛下这种做法的用意,因而多谈用兵之事。
在开始的时候,辅佐陛下主持国家大政的人,没有忧患和深思远虑之心;掌管军事、参与制定大政的枢臣,也没有考虑危害、把握困难的见识;担任台谏官的人,更没有直言进谏、奉献忠言的议论,见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