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动荡
且虞贼至,就命知延州”,不久,种谔疽发背而卒,时年五十七。他是名将种士衡之子,勇敢善谋,永乐城之败,他早已有所预见。但是,此人也是急功近利之辈,为人“诈诞”,去岁宋朝五路攻夏,正是他窜掇神宗皇帝,表示“夏国无人,秉常孺子,臣往持其臂以来”神宗因此“壮之,决意西讨”。所以,两年两大败,种谔不得辞其疚。“自熙宁首开绥州,后再举西征,皆其兆谋,卒致永乐之祸。议者论种谔不死,边事不已
坐镇守卫米脂的沈括,本应率军救永乐,但听闻夏军数万奔龚绥德,危及关中,他便“先往救之,不能援永乐。“加之他先前附和徐禧筑永乐城,战后,他被贬为均州团练副使。元佑年间起复,沈括只做过光禄少卿分司这样的虚官,政治生命全然完蛋。当然,他闲居润州八年,才有时间写出梦溪笔谈这部巨著。神宗闻永乐城陷,当场就一口血吐出来,第二天早朝,对辅臣恸哭。至此,神宗希望攻夏雪耻,节省“岁赐”白银7万两、绢15万匹的计划彻底破产,不久就郁郁而终。
宋神宗死后,他的六皇子继位,是为宋哲宗,高太后在宋哲宗即位后,被尊为太皇太后,她听政时诏在洛阳的司马光回京,开始起用文彦博、吕公著等勋臣,并且下诏遣散京城的役夫,严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