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可爱又固执的粒食主义者(求收藏,求推荐喽)
慢一些,看看你,狼吞虎咽的,一点也不注意自己的形象。”杨谦嘴上应承着,继续扒拉着那喷香的粟米饭。没错,就是小米煮成的饭食。在这个时代的南方,稻米饭是主食,而在北方,却仍旧是以粟为主食,除了粟米这一时期的人们还常食用黍和粱,黍是黍米,也就是黄黏米,又叫糜子。粱,也就是高粱,这两种粮食也同样是当时人们的煮饭原料,特别是粱饭,在当时是富贵人家的饭食。至于麦,也就是麦饭,这玩意的口感,这并不好吃,至少口感不能和小米饭、大米饭相提并论。有一个成语叫“麦饭豆羹”,形容食品粗劣,用来比喻生活水平低下。最是令人无语的一点就是,古人最开始接触面食的时候,竟然吃中毒了(可能因为体内缺少小麦淀粉消化酶)。唐代以前的医书里,都记载了“麦毒”这个条目:小麦有热毒,吃了会生病,甚至死人。更有意思的是,古人认为,只有面粉有麦毒,麦麸反而可以解毒。只有把麦粒完整地吃下去,才能免除麦毒之患。所以,站在这个层面,古人更要坚持“粒食”了。而且从秦汉时至如今的大隋,北方所征收的税赋,不是其他的种植物,而是粟米,这自然也导致了麦类在北方难以流行开来的原因。不过好在,随着西域地区的传递,以及北方对于胡饼和汤饼等食物的喜爱,让西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