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422 三种观点(上)

个说法就是天下帝王都不想轻易得罪读书人,因为读书人会写史,写不了正史都要写些野史外传去评定人。想秦始皇当年统一六国修建长城,那么英明神武就是因为‘焚书坑儒’得罪了读书人,结果把他写成了最残暴的暴君,一提起秦朝來都称其为暴秦。”

    高攀龙点头说:“秦始皇修长城修陵墓耗费民力,这些是其软处确实可以被口诛笔伐,但那些人说他血统不正是吕不韦的后代,又说他母亲跟宫中假太监有染,还说他死后尸身都臭了也沒有人埋,这些都可以看成是泄愤。君子不揭人**,就算真有其事也不该如此渲染,这些编史书的读书人确实不像君子,倒是像街边恶毒诅咒人的泼妇。总的來说秦始皇还是有功劳的,因为得罪了读书人死后被如此败坏名声。”

    刘宗周也笑着点头道:“是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还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这个贡献就大得不得了,秦之后国家分分合合了很多次,到最后还是合在了一起就是因为语言文字等东西都是统一好的原因。听说泰西当年也是一个大国,后來分裂了就各说各话,时间久了百姓之间说起话都费劲,做起买卖掏出的秤和尺子都不一样,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够融合在一起?所以现在泰西有好多国家而且是你不服我我不服你,最后各国被洋和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