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武馆有女,吟诗一句
赶出去。”
这话其实有偏颇,偏于陈三郎一边,要是陈三郎和曹桂堂他们动手,肯定会吃大亏,所以她出言压制住事态。
对于弱不禁风的陈三郎,许珺倒有好感。觉得对方进武馆,是真心想学东西,而不是别有所图。
记得第一次见到陈三郎,不是在武馆,而是在晚晴桥附近。看见陈三郎呆呆地站在一株柳树底下,凝视着泾河流动的水。恰其时,水面游来一群羽毛洁白的鸭子,呱呱叫着。
许珺就听到陈三郎在吟诗,只听到了一句:“春江水暖鸭先知。”
她觉得很美。
但为什么陈三郎要弃文从武?听说他考不得试,进不得学,又患了病,真是可怜。
许珺却想读书。
她自幼便跟父亲流浪天涯,印象中根本记不到母亲的模样。后来父亲说倦了,便在泾县定居下来,教她学武。
许念娘不仅是个武夫,还会些诗书文章,顺便也教给女儿。
因此许珺识字。
不过许念娘明显是个不称职的“老师”,当父亲也不大负责任。许珺自幼独立,刻苦练武,只是没有条件再进私塾读书了。
在夏禹王朝,没有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