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2
的高下,分称学政、学道,雍正时废学道,开始一律称学政)主持的考试。经府试录取的童生可参加。因为学政称提督学院,故名院试,又沿袭旧名学道,亦称道试。报名等手续与府县试略同。学政于驻在地(一般为省城,亦有例外者,如顺天学政驻通州)考试就近的府、县。余各府,则依次分期案临考试。正场一场,复试一场。揭晓称“出案”。录取者为生员,送入府、县学宫,称“入学”,受教官的月课与考校。
考场:学政巡回案临考场(府、县)
主考人:各省学政
参加者:童生(儒生)
中者名称:生员(秀才)
日期:三年之内两次
第一名:案首
乡试编辑词条
B添加义项?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唐宋时称“乡贡“、“解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金代以县试为乡试,由县令为试官,取中者方能应府试。元代在行省举行,但腹里则分别在河东、山东二宣慰司和真定、东平、大都、上都四路举行,共17处。考试分两榜,蒙古、色目人榜只试两场,汉人、南人榜试三场。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