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大时代的前奏
车运输技术在英格兰和德意志的矿山得以应用;1767年第一条铸铁轨道铺成,开启近代铁轨应用;1779年,皮卡德利用蒸汽动力替代水力二辊轧机,金属板材加工技术大幅度提升;1795,英国第一台应用帕斯卡原理的水压机开始投入使用,其后水压机逐渐取代大型蒸汽锻锤,用以加工大型金属件;1831年,奥埃伯设计出单重18公斤的工字型钢轨。现代钢轨萌芽;1865年,美国首创轧制钢轨工艺,现代钢轨断面设计也同时确定下来……
相比历史原本的科学发展速度,华美火车与铁轨制造技术的出现似乎还稍晚了点,而且一直到现在,依然无法充分解决钢轨材质的抗拉强度和硬度问题。为保证技术应用的安全性,第一代华美铁轨直接采用了60公斤的重轨标准。
从外岛区国营能源矿业集团的钢铁冶炼厂区开始,一条间距1620毫米的灰亮色铁路轨道带着一道道灰白的水泥枕木,如巨大的蜈蚣一样延伸到港区。在钢铁厂区的小车站上,已经停靠着一部造型简陋、冒着缭绕水蒸汽的160马力蒸汽机车。理论上可以拉动至少上千吨的货物在这段2000多米的铁路上跑出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
在轨道宽度设计的问题上,有关“驮马屁股”的历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