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大员来客(二)
的推断。不过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写下的记载明亡清兴的历史著作《鞑靼战纪》,则被认为是研究17世纪东方历史的珍贵史料之一,大明人也在这一时期首次抵达欧洲并被记录进历史:1645年赴欧洲学习的郑维信是有确切史料记载以来的第一位赴欧的有名有姓的中国人。而1649年代表明朝永历皇帝前往欧洲的陈安德。据说是史料中第一位出使欧洲的明朝外交官。
向日本求援,向朝鲜求援。向澳门求援,后宫子女皈依基督教……南明永历皇帝在大厦将倾之际到底做过多少病急乱投医的决定,历史可以翻出许多花絮,而陈安德出使欧洲,显然是这一系列死马当活马医的外交手段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段故事。
南明在西南节节败退。传教士卜弥格被委派为出使欧洲的全权特使,年轻的陈安德携带永历皇帝的亲笔信函与卜弥格同行,成为第一个赴欧洲的“大明外交官”。
漫长的行程使这场国际外交行动慢到了极致,由陆到海,再由海到陆,1652年12月陈安德和卜弥格才真正到达欧洲。
有选择中立的威尼斯共和国,有企图浑水摸鱼的法国,有害怕得罪满清导致东方传教事业受阻的罗马教廷。更有只开口头支票而没有实际行动的葡萄牙王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