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文明典范(二)
长期固步自封的文明。孤独的领航者有意义吗?
苏子宁最早提出的“一个落后的外部世界并不符合华美的根本利益”的论点,在之后引发了并不亚于远东问题的广泛讨论,而对其中最有体会的、最有发言权的群体,当属垄断华美工业生产的中立派。
现在的华美,缺的不仅仅是重要工农原料的输入供应,初级工业加工制造能力的瓶颈和高昂的资金与人力成本已经是影响国内工业规模扩大的第二主因。
华美向全世界出售近代商品、加快世界文明进程的同时,已经陷入了一种自我承担工业发展“义务”的境地。
随着各项工业技术复原工程渐渐进入瓶颈期,单纯追求技术领先已经让步于如何实现工业规模化这个更重大的问题。
多如牛毛的工业门类让华美现有的工业生产规模不堪重负。当“有无”的问题解决之后。大规模生产使用成为难题。大量中后期出现的新技术和新项目都无法走向规模化的生产利用,华美这个只有百万人口规模的国家,连某些自身的需求都开始难以满足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国有重型机械公司的蒸汽拖拉机生产。从重型拖车到中轻型农用一体式联合收割车,即使经过了多年的产能扩建,公司职工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