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8章 理解
,东坡先生就用这种方式抗衡着人生的碾压。
这些伟大诗人的命运大抵如此,不管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诗仙李白,还是诗圣杜甫,都经历过各种人生的坎坷,甚至是国破家亡。杜甫就有写,“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也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值此时刻,当浮一大白。
苏轼创作这首杰作的时候,是从杭州移守密州,密州城北旧台老败不堪他就命人修葺,并由其弟苏辙重新题名“超然”。苏轼经过一年的垂手而治,地方设施大为改观。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这首千古杰作。此词气概豪迈却也婉约清新,通过抒春讴景把作者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首先,“超然台”就特别有说道,也表达出苏轼超然乐观的心境,非要说是苦中作乐亦无不可。
前阕写景,后半阕写情,情景交融,让她们这些时隔近千年后的读者们欣赏的时候,仍旧产生共鸣。可见好的艺术作品,确实是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
秦放歌的琵琶演奏还有他的谱曲,并不是乱来的,而是在充分理解苏轼的情感表达上,再进行艺术创作。他的音乐也逐层铺垫和推进,先如诗如画,给她们的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