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反冲锋
火。
击锤上夹燧石,扣板机龙头下压,因弹簧的作用与燧石摩擦发火。这样不但克服了风雨对射击造成的困难,而且不须用手按龙头,射击精度更为准确,并在各种情况下,随时都可发射。且下面加有护圈。子铳预先装填好,轮流装入枪管发射,可以加快射击速度。
但正如很多明末兵器那样,虽然构思良好,但难以批量生产,或者批量生产成本较高。
除此之外,正如戚继光所说那样,北方人性格粗犷,不喜欢使用精密仪器,而喜欢使用三眼铳、梨花枪等传统兵器,这类兵器操作方便,与北方人性格相符。
由于采用后装装填方式加快发射速度,但正如所有后装火枪一样,由于气密性不好,影响其射击距离。
作为穿越者,杨麟当然知道擎电铳的价值。
思虑再三,杨麟决定将其造成成一种马枪,由一根长约55里面的枪管打造而成,再加上枪柄枪托,全长90厘米,全枪重约3斤。
采用后装子铳方式,子铳6个,每个重约6两,采用燧石击发点火,完全是一种缩小版的擎电铳,并将其命名为擎电短枪。
作战时先装上一个子铳,扣动扳机发射之后,将士在马背上更换子铳,然后再进行燧石发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