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约会”电影院(九)
的中国,国情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当时的许多具体的问题,都没有太多参考的价值。不过,就高屋建瓴的一些认识来说,对今天仍然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什么样的教育,是最好的?培养兴趣,独立辨思,因材施教,实践与学习相结合——这是前人们已经讨论过的答案了。他们也一直朝这个方向在努力尝试。可直到今天,中国的教育体系,离这样的描述,仍然太过遥远。黎华,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设了问,毕文谦却没有真打算由黎华来回答,他径直自个儿说了下去:“答案其实也很明显,我刚才就已经说了——教的政策能不能得到高效的执行,关键在于是否和考的政策匹配。而这个考,不仅是针对学生的考,同时也包括了对教师的考。一方面,以高考为代表的选拔性考试,代表着我们中国人均教育资源非常不足的现状:培养兴趣?这是好事儿,可谁来培养?如果说人看到天上的星星就会对星空产生兴趣,那么如果要对天文学产生兴趣,望远镜总得有一个吧?中国现在有财力让每个孩子有一个望远镜吗?显然不可能。而具体到课堂上,中学的化学课程,同样的考纲,同样的知识点,城市里顶尖的学校有办法搞到设备的药品让每个学生亲自操作,情况差一点儿的地方也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