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公卿之问(7K大章!)
院的孤儿也有配额的小学。读书参加科举挣前程,成了当时社会上人生理想的广泛共识。甚至有官员抱怨,说有人在田边抱着锄头,手不释卷,耽误了农作。”
“然而,这样的顶峰,是以重文轻武的国策实现的。历史上宋朝的结局,冰冷地说明了那么做的代价。之后的蒙元和满清,因为少数·民族作为统治者,刻意打压社会主体,其历史进程,除了废除贱籍、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的雍正之外,其他的基本都不具备作为考虑上限时作为参考的条件。而关于明朝,朱元璋虽然是古代史上最为人民考虑的统治者之一,甚至可以把之一去掉,但其受教育程度的低下,导致了他制定的很多国策,有着小家子气的局限性。换句话说,明朝的很多政策,如果用来治理一个省,那么将是封建时代长治久安的办法,但国土面积扩大到整个东亚范围时,那些政策,却往往不具备可行性了。”
“事实上,活字印刷术虽然很早就发明了,但在中国,一直因为成本问题,并没有真的广泛运用。直到十九世纪,英国将西式中文铅活字带进了中国,然而在少数·民族统治阶级打压社会主体,外来侵略者不断,百年屈辱的时代背景之下,这并没有对中华文明起到质变的作用。一切,到了新中国建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