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的架构(三)

,仅仅是靠战乱的破坏,人口数量的倒退,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消失而缓解。事实上,被长期视为优秀帝王典范的刘秀,在战场上光辉的背后,是依靠既得利益集团的支持得以上位的本质。他统一全国之后,同样看得到问题的本质,他也尝试过改革,置三公而事归台阁,地方州郡确立监察制度,裁撤郡都尉、废除更戍制度军权集于中央,下诏解放奴婢,颁度田令丈量土地清查人口。这些多管齐下的组合拳的目的就是为了以比王莽温和同时更有力的手段通过制度而不是战乱来缓解结构性的社会问题。结果,便是度田之乱。最终,刘秀通过持续的强硬镇压在大体上落实了度田令,从而确保了东汉王朝的一度强大。但这本质上是治标不治本。到了东汉末年,同样的社会问题再度爆发。王朝再度崩溃。”
    “在那几个世纪,中华和欧洲的大帝国先后崩溃,亚欧大陆上的人类社会的制度发展陷入了停滞和混乱。几个世纪之后,欧洲走向了相对城邦奴隶稍微进步的分封封建,中华则从分封封建向集权封建更迈了一步。Marx的论述里的封建的概念,便是源于欧洲的分封封建制度,所谓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君主的君主不是我的君主。这种封建制度相比有集权封建色彩的制度,社会资源的分散破碎化非常明显,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