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十七章 殿试

    殿试,是明代科举的最高一级考试,因考场在奉天殿或文华殿而得名,凡是会试中式的人都可以参加,殿试的时间,按科举成式的规定是三月初一,从成化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日,此后便成为定制。

    殿试的内容很简单,仅试时务策一道。

    试题一般由内阁预拟,并在考试前一天呈请皇帝圈定。

    殿试以一日为限,日落前必须交卷。完卷后,受卷官以试卷送弥封官,弥封毕送掌卷官,掌卷官立即转送到东阁,由读卷官进行评阅。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皇帝就是主考官,所以评阅试卷的人只能称为读卷官。

    读卷官从进士出身的高级朝官中选拔。按照明初的规定:“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

    在一天当中,人数不多的几个读卷官要评定几百份试卷。

    读卷官的任务,只要是在试卷中挑出三份卷子,以便确定一甲三名的人选,其他分等定名次是无关紧要的。

    三月十四这天,内阁三位阁老纷纷的来到东阁内,把考试的题目呈送给了弘治皇帝。

    内阁拟定了三道题目送给御览,弘治皇帝喝了一口黄汤,认真的品读着内阁送来的这三道经史时务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