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第二铸币厂
浩大少爷算过了,那一百多万两银子运到朱含山金矿场,铸造成崇祯银元的话,就能有足足二十多万两银子的火耗,折合崇祯银元五十万两有其。五十万两崇祯银元在建三支第一舰队还有富余。
一般来讲,大明铸币都有火耗。看官,可能听说过火耗这个词,大明交赋税往往是实物,如谷物,丝织物等,但有时也会改征银两和铜钱,而熔锻碎银时候可能会有损耗,官府就用这个名义来征收多余的银两,这些多征的赋税就称为火耗。
火耗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原指碎银融化重铸为银锭时的折损。而万历年间的首辅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赋税一律征取银子上缴国库,把百姓交的碎银熔化重铸为上交的银键就有了火耗。于是地方官府征税的时候,就多了这么一条火耗钱。其实到底有没有损耗,也只有官府自己知道,这不过是一个多收钱的借口,这一招可谓流传几百年,长盛不衰,比明朝的历史还要长,
地方官征收火耗的时候往往都多征收一部分。等到银子充入国库,就会略微剩下一些差额。皇帝收税时,大明朝的官员不至于自己往里头搭银子,有良心有dao德的,会拿这银子造福一方,没素质的就收入了自己的囊中。三年清知府十万雪huā银,这十万雪huā银从哪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